低空开放又有新的进展。
中国空姐网消息: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简称“华东管理局”)在答复上海市政协委员魏建关于尽快规划上海低空空域资源的提案时表示,上海所在的南京军区范围内将在近五年内完成低空空域的划设,逐步进行低空开放。
相关阅读:民航局近日表态 支持航企联合重组谋求转型
低空开放是通用飞机产业发展的基础,2010年11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布《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视为为通用飞机产业发展打开了政策窗口。
随后,一些地方政府已开始布局,通过建立航空产业园基地,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但相关项目进展并不顺利,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通用飞机产业发展仍受多层壁垒制约,进展缓慢。
相关阅读:中国民航总局根据十二五方针制定相关计划升级发展
“看上去很美”
中国的通用航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前景看好。塞斯纳全球销售副总裁罗伯特·吉布斯认为,如果法规环境和基础设施等相关产业链建立齐备,有望在今后五年内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年产值将超过70亿元。
这主要是基于内地庞大的富豪群体。据最新发布的《2011胡润财富报告》,全国有4000个十亿富豪和200个百亿富豪,有96万千万富豪和6万亿万富豪。假设未来十年全国1/5的亿万富豪选择购买私人飞机,需求量则高达1万架。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也已表示,争取到2015年实现全国低空空域的全面开放。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通用飞机市场并没有迎来预想的市场井喷,相反,市场培育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限制通用飞机销售的关键障碍依然没有破除。
“从我们公司目前的经营业绩来看,与前两年变化不大。很多客户想买,但考虑到还有很多限制,觉得太麻烦,就打消想法了。”中飞通用航空公司一位李姓经理对记者表示。
2008年底,我国注册的通用飞机数量800多架,约两年半时间过去,也仅增加约200架,目前约为1010架。而美国则有23万架,通用航空机场近2万个。
中国的通飞公司无论是运营规模、技术产品抑或资产总额上,与欧美公司都有着天壤般的差距。2009年,中国通用航空的运营企业仅有103家,资产总额仅为68.9亿元,通用飞机年产值约18亿元。而美国通用航空制造商和运营商就有100多家,各种类型的通用航空公司10万多家,通航飞机总数是民航飞机的32倍,每年创造1500多亿美元的产值。
受制多重壁垒
一直以来,我国空域管理权由空军集中掌握行使,只有京沪、京广和沪广等28条航线部分空域交由民航管理。
本报了解到,低空飞行,由民航负责资格审批,空军空管部门负责承办使用审批权。如要进行跨区飞行,还要经过沿途所经空军大区批准,一次飞行任务要经过三四个甚至数十个单位的批复。假如与军方训练计划冲突,批复就更加遥遥无期。
这种低空管制政策近年来饱受诟病。虽然放松空域管制,加强民航建设的呼声此起彼伏,但囿于种种原因,鲜有真正意义上的破冰之举。即便是被业界认为是通飞航业里程碑式的《意见》,也有很多模棱两可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