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思为
问界新 M7 要来了。
今天上午,问界官方发布了新 M7 的渲染图,预示着新 M7 即将进入信息密集的宣发期。
之于问界,M7 是其首款实现真正产生「大爆」效果的车型,将其称作问界的里程碑式车型并不夸张。
2023 年 9 月 12 日至 10 月 6 日这 25 天内,这款车获得了 5 万台的大定数量,彼时余承东在其朋友圈感慨,「创作奇迹了!」「起死回生,真不容易!」,喜悦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即便是在问界其他车型今年陆续上新的情况下,现款问界 M7 的月销量也能保持在 4000-5000 台,这一成绩在 25 万级 SUV 领域仍能获得中等位置的成绩。
不少潜在消费者在观望问界 M7 2025 年的升级,如今问界新 M7 终于亮灯,情况却和 2023-2024 年有所不同 .
2025 年中国新能源 SUV 市场迎来了海量玩家,譬如小米 YU7、理想 i6,岚图 FREE+,以及老对手理想 L6/L7。
这一次,问界 M7 会在中国市场对 SUV 的狂热中,取得怎样的成绩?
离 9 月份还有不到两个月,我们或许可以从新车的外观信息,以及各类传闻中,看见新 M7 的可能性。
我们一起来看看。
本周福利:对话框回复【电池】
可以参与实物礼品的抽奖活动。
套娃,但不止套娃
今天问界新 M7 的渲染图一经发布,外观的大改动成为被提及最多的产品点,有网友直言:「终于像样了,比老款不知道好多少倍。」
不同于此前几个版本,新 M7 的外观显然更接近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审美,再次弱化燃油时代的特征。
新 M7 的外观设计在延续 M8 风格的同时,也考虑到了 M7/8/9 三款车型间的辨识度。
沿用问界 M8 的前脸,新 M7 的前脸由现款贯穿式灯带下方配有格栅,变为完全封闭式前脸,而大灯造型也更接近 M8。
但相较 M8,其贯穿式灯带上方设计有一短灯带,不完全包围大灯,预计智驾小蓝灯将在该灯带上显示。
其侧面则与 M8 一样采用半隐藏式门把手,21 英寸轮毂造型及其幅数,预计也与 M8 相近。
尾部同理,从现有图片来看,预计与 M8 一样,由上下两条贯穿式灯带组成,延续但减小尾灯向下并向内转折的幅度,减少视觉重量。
与此同时,在中国市场追求大 SUV 的浪潮下,新 M7 在尺寸上预计会比现款有所提升。
现款 M7 长宽高分别为 5020/1945/1760mm,轴距 2820mm,新车的长度或加长至 5 米 1 上下,轴距则提升至 3 米,比起理想 L7,它的尺寸更接近理想 L8,为车内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期待新 M7 会有更突出的空间表现,譬如现款稍显局促的三排腿部空间、五座版可选零重力座椅,以及后备厢空间等。
此外,预计新 M7 的内饰也有所升级,AR-HUD 有望上车,座椅材质与设计也有所提升。
一个更显年轻化、运动性的 M7 展现在我们面前。
更聪明更好开?
如果要选出问界 M7 用户反馈的两大槽点,其中一个必然是内外饰设计,那么另一个则有可能是驾控。
新 M7 或将采用 M8 所搭载的魔方平台,麦弗逊前悬升级为双叉臂铝合金悬架,后悬则由多连杆独立悬架提升为五连杆悬架,现有的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保持标配,高配版本有望搭载单腔空悬,并对底盘进行重新调校。
这些举措,有希望缓解现款及老款 M7 底盘偏软、滤震不足的问题,提供更稳定、舒适的驾控体验。
而在续航能力上,7 月 20 日,问界产品总监在鸿蒙智行 APP 上与用户互动时称,新 M7 增程版将拥有 53 度电版本,其 CLTC 续航或有望达到 300km 或以上。
不止如此, 余承东今天还透露新 M7 将会有纯电和增程两个版本,根据此前消息,新车将采用 800V 架构,而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新 M7 纯电版的电池或在 100 度上下,续航超 700km。
当槽点都得到了重视并有所改善,那么鸿蒙智行在智能化上的优势,或能成为打动消费者的最后一击。
新 M7 的外观图中,车顶激光雷达的凸出程度有所改善,此前有人拍到新 M7 车顶无激光雷达的状态,人们猜测新车或搭载位于前挡风玻璃后的华为舱内激光视觉雷达版本,但现在仍无法确定。
参考问界 M8 纯电版将首搭华为 ADS4.0,新 M7 的高配版本或也能尝鲜 ADS4.0,中低配则为 ADS3.0,以此对层级进行区分。
而已经在岚图 FREE+ 首搭的鸿蒙座舱 5.0,也有望上车新 M7。
新战局、新对手
2023 年经历大改款的问界新 M7 发布后,在彼时华为手机业务轰轰烈烈的回归浪潮之下,还是有不少人将这款车的成功归因为,满足了中高端市场对性价比的追求。
当时的问界 M7,在市场上的有力对手,除了仅有纯电动力的 Model Y 之外,就是增程动力的理想 L7,随后理想 L6 的上市,又丰富了 M7 竞争对手名单。
当时的较量,更多是问界与理想之间的较量,来到 2025 年,岚图 FREE+、乐道 L90、理想 i6、小米 YU7 加入到了竞争之中。
从目前各方信息来看,新 M7 降价的可能性十分有限,甚至有较大的概率提高起售价。
现款问界 M7 售价 24.98-32.98 万元, M8 则为 35.98-44.98 万元,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各项配置升级,新 M7 的起售价有机会来到 26.98 万元,顶配价格控制在 M8 起售价之下。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这正切入了小米 YU7、乐道 L90、理想 L6/7 的售价区间。
小米 YU7 和问界新 M7 风格有较大差异,一个主打运动,另一个虽在外观与动力上提升了运动感,但本质上仍是一款家庭用车。
双方较量,或许是用户需求的较量,小米 YU7 更能抓住热爱操控的年轻群体,问界新 M7 则是有空间需求且有一定智能化需求的青年群体。
尽管二者可能会同时存在于消费者的选择单中,但迥异的风格,会让消费者快速在两者间分出胜负。
更为焦灼的,是问界新 M7 和乐道 L90、理想 i6、理想 L6/7 的较量。
中国市场不缺大空间的家用 SUV,问界新 M7 此前在 25 万级市场胜出的重要因素,是其提供了比同级竞品更大的尺寸、更优秀的智能化表现,以及华为的背书。
虽然最后一点难以破解,不过,在产品力面前,仍有很多可能,而现在的中国新能源 SUV 市场并不缺尺寸更大、价格实惠的产品。
乐道 L90 就是一款超 5 米 2 长、预售价 27.99 万元的产品,甚至还有租电选项,将价格打到 20 万元以下;
同样超 5 米 2 长的领克 900,售价 28.99 万起,这对于追求大空间的消费者而言,成为有力的竞争条件。
相较之下,理想 i6/L6 难在尺寸上占有优势,但包括 i6 在内,理想产品的舒适性成为能够打动消费者的点,而理想近年来在智能化尤其是辅助驾驶上的追赶,也在影响部分消费者的心智。
而同样的比问界新 M7 的岚图 FREE+,同时拥有华为 ADS4.0、鸿蒙座舱 5.0,并售价 21.99-24.99 万元,即便是四驱运动定制版,价格也克制在 27.99 万元,或也能打动部分消费者。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成功的经验会被人们迅速总结、学习并付诸实践,理想 L9 如此、问界 M7 也如此,面对更多的对手,新 M7 还有别的惊喜吗?
(完)
配资网上开户,配资账户创建,配资股票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